2023年1月16日,四川省生態環境廳召開新聞發布會,四川省生態環境廳新聞發言人,黨組副書記、副廳長,一級巡視員李岳東擔任主發布,介紹了2022年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有關情況。
四川是長江、黃河上游生態屏障和主要水源涵養地,去年以來,四川省廳會同住建、水利等省直部門始終堅持方向不變、力度不減,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,生態環境質量穩定改善。2022年是PM2.5濃度最低、重污染天最少的一年,全省地表水環境質量最好的一年,是生態環保各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的一年。
數據顯示,截至2022年底,155項第一輪中央督察整改任務已完成152項,69項第二輪中央督察整改任務已完成43項,國家移交的72個長江黃河生態問題已完成64個。并且啟動了17個近零碳排放園區試點,“低碳產業化、產業低碳化”進入實踐探索階段。積極參與碳市場交易,全省累計成交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(CCER)突破3600萬噸、成交額突破11億元。踐行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,2022年,四川省有12個市、縣(區)獲得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、“兩山”實踐創新基地命名,數量居全國第一。
據了解,2022年,全省水環境質量創20年來最好水平,劣Ⅴ類斷面全面消除,Ⅱ類以上水質斷面占比75.4%,基本實現以Ⅱ類水為主體的水環境格局。
據生態環境部初步核定,全省203個國考斷面,水質優良斷面202個,占比99.5%,同比上升3.4個百分點,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目標任務,優良率位居全國前列。10個跨省共界斷面均為優良水質,長江、黃河、嘉陵江等主要出川河流水質穩定保持在Ⅱ類以上,確保了川江清水向東流。全省21個市(州)除瀘州、遂寧外,19個市(州)國、省考斷面優良水體比例為100%。
李岳東表示,2023年,四川省生態環境廳將切實擔當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時代使命,以推進美麗四川建設為統領,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,聚焦“降碳減污擴綠增長”協同發力,通過“四個路徑”建設“天藍地綠水清”的美麗四川。一是強力治污,推動生態環境質量實現新提升;二是協同降碳,應對氣候變化找到新路子;三是統籌擴綠,生態系統穩定性躍上新水平;四是服務增長,助推高質量發展開創新格局。
來源:四川省生態環境廳
本文鏈接 /wzxq/Bxy0djLN
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| 人民網 |
中國環境出版集團 | 新華網 |
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 | 環境規劃院 |
中國環境監測總站 | 生態智造 |